第1003章 對壘叫陣
主管藥務所的軍屬,是明威大將軍的原配發妻明夫人。
明威將軍年愈五十,是軍中一員老將,鎮守北境三十餘年,輔佐了兩任定北王,於周厲王和武穆王來說,他是麾下的得力乾將, 亦是教導他們馳騁沙場的師長,明威將軍秩正四品,但在軍中的威望,卻僅次於武穆王。
長興侯鎮守北境後,意欲收服三十萬幽軍,卻苦於明威將軍, 在軍中威望太甚,便使計將明威將軍,調往阜新邊城鎮守。
阜新是抵卸北狄的第一道屏障,明威將軍鎮守阜新後,這才有了北境三年的安穩,才有了長興侯的高枕無憂。
殷懷璽封了武穆定北王後,曾一度要將年邁的明威將軍調回襄平,卻遭到明威將軍的拒絕。
明威將軍深明大義,長興侯將幽軍禍禍得烏煙瘴氣,正值內憂外患之際,武穆王要重整幽軍,收納舊部,重振幽軍之威,迫在眉睫。
他繼續鎮守阜新,震懾狄人,武穆王才能免後顧之憂。
明夫人性子爽辣,古道熱腸,與明威將軍夫唱婦隨,在軍中極有名聲,時常召集軍屬們為軍中戰士們, 做一些縫衣、漿洗等力所能及之事。
戰時, 更是不懼危險,親赴前線,為戰士們送糧送藥,救治傷患,軍中的戰士都親切地稱她一聲“明嬸”。
當年王妃組建軍醫庶務所,就有明夫人從中出力。
明夫人也是一位“戰地軍醫”。
隻是她年歲漸老,體力不支,在長興侯鎮守北境後,就已經退下來了。
此次,也是腰椎舊疾複發,不得已去錦州休養,聽聞韶懿長郡主要效仿王妃,組建藥務所,頓時大感興趣。
明夫人了解韶懿長郡主的生平事跡,對她尤其推崇,便想要助其一臂之力,遂毛遂自薦, 報加了第一批軍屬召集名單, 參與了韶懿長郡主安排的基礎調教。
明夫人來錦州休養一事, 無人知曉,加之“明嬸”這個尊稱,幾乎成了明夫人標志,所以虞幼窈事先並不知道,明夫人的身份,也沒往明夫人身上去想,隻因明夫人,在基礎調教期間,展現出了出色的管理才能,這才注意到她。
藥務所之所以,能組建得如此順利,明夫人功不可沒。
“前線傳來消息,蒙多在狹裕關外叫陣,兩軍對壘,大戰一觸即發。
”明夫人甫一進屋,就提了狹裕關外的情形。
見虞幼窈頭巾綰發,一身灰布勁裝,在胸前背後綁了厚甲,一副巾幗女子的妝扮,仿佛又看到了,從前的周厲王妃,不禁有些唏噓。
“蒙多前日才下了戰貼,今兒就在關外叫陣,可見是有備而來。
”虞幼窈心中湧現了一股不好的預感,右眼皮不停亂跳:“黃軍師提過,受旱情影響,北狄內部分化十分嚴重,蒙多雖是一員猛將,論資歷之老道,經驗之豐富,比起一些老將,還是略有不如,為何蒙多能拿下主戰派的話語權,作為主戰派的統帥?
”
蒙鷹是草原赫赫有名老將,當年今上禦駕親,就是他率敵敗周,虎父無犬子,蒙多承父親悍勇,也是驍勇無比,在蒙鷹死後,接手了父親的兵馬,算算也隻八九年之久。
明夫人心中一跳:“除非……”
“除非,”虞幼窈快速接過了明夫人的話茬,不由得心驚肉跳:“蒙多掌握了敗周之謀,並且得了主戰派的認可,狹裕關或出了變故。
”
北狄十幾個支族,大大小小的將領幾十上百,個個都是身經百戰,驍勇無比,能讓他們一緻認可的敗周之謀……
明夫人一陣心驚肉跳:“我馬上派人去狹裕關傳信……”
“已經遲了。
”虞幼窈眉間既柔且堅:“戰場上瞬息萬變,我們能做的,就隻有相信殿下,相信前線的戰士,且不遺餘力地做好後方支援。
”
……
狹裕關外,兩軍相隔百丈之遙,互相對壘,戰鼓如雷,旌旗漫卷。
而兩軍對壘,是雙方實力的一個試探,在這個過程中,雙方都不會輕易出兵,任何一方都能隨時撤軍,且另一方不得追擊。
所謂先禮而後兵,不過如此。
表達了用兵之人,對戰爭的敬畏,對對手的尊重,對蒼天的敬畏。
同時,也考驗雙方主將的心理素質。
歷史上有名的王翦伐楚,王翦率六十萬大軍,傾盡秦國大半兵馬,仍沒有勝楚國項燕的把握,故不敢輕舉妄動。
兩軍對壘四五年之久,直到當時的楚王,耐不住性子,下令讓項燕出兵,項燕無奈出兵,為王翦提供了敗楚時機,王翦這才伐楚成功。
如戲文裡那種混亂衝殺,根本是不存在的。
而對壘叫陣,考驗的則是軍心士氣。
叫陣期間,雙方或口頭交鋒,或武力比鬥,勝方固然士氣大振,敗方難免軍心不振,這就為勝方攻伐提供了有利時機。
此法,是為了尋找攻伐時機,盡可能減少傷亡,以最小的代價獲得勝利。
哪家的兵都不是大水衝來的,養兵千日,耗費之巨大,不可想象,故主將往往愛惜兵卒,盡可能減少傷亡。
戰前叫陣,就成了不成文的規定。
勝負各憑本事,與人無尤。
蒙多乘馬於千軍萬馬之中,揚聲高喊:“你們中原人不是講究先禮後兵麽?
我蒙多馳騁沙場,敬武穆王少年英傑,今兒就入鄉隨俗,送武穆王一份大禮。
”
他刻意將【入鄉隨俗】四字,咬重了一個音,顯得狂妄無比,仿佛大周的萬裡河山,皆已臣服在他的鐵騎之下。
立時激怒了,對方的幽軍。
寧遠將軍更是反唇相譏:“茹毛飲血的北蠻子,擱你爺爺跟前班門弄斧,簡直是不知所謂,來來來,給你爺爺磕幾個響頭,爺爺我好教教伱,什麽叫【入鄉隨俗】……”
軍中頓時一陣哄堂大笑。
雙方叫罵聲,頓時不絕於耳。
比起幽軍罵人,先‘問候’你全家,再把你祖宗十八代拉出來‘問候’個十遍八遍,都不帶重樣,北狄顯然不敵,頓時敗下陣來。
幽軍大獲全勝,鼓聲震天,戰士“哦哦哦”地起哄聲,直衝雲霄。
我們看很多古裝電視劇裡,主將一聲令下,士兵立馬衝鋒陷陣,頓時兵荒馬亂,哈哈,其實事實並非如此,古代打仗講究隊形,陣形。
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傷亡,兩軍對壘,試探彼此的實力,一方覺得自己實力不如了,肯定就要退兵,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。
當然了,雙方實力均等的情況下,為了減少傷亡,獲得勝利,就要盡可能的亂對方軍心,士氣,創造有利的進攻時機,叫陣應運而生,叫陣的雙方,國罵或者是雙方的將士單挑,種類繁多。
古人敬畏戰爭,所以不可能雙方亂殺一通,會通過各種條件,去減少戰爭帶來的後果。
我們看到三國演義裡,兩軍對壘,派出各自的將士,互相單挑,看起來似乎有點莫名奇妙,但其中卻飽含了,古人對戰爭的敬畏,以及對戰爭的智慧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