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5章 無罪
葉梟慈就牛黃一事,做了陳詞之後:“現已審明,濟民堂內現存的牛黃,是出自西域的駱駝黃,並不具備牛黃的一應效用,那麽劉大根服用濟民堂牛黃緻死,就不成立。
”
場中又是一片嘩然,所有人都沒有想到,案子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反轉。
甚至還有人叫囂著,官府和韶懿郡主同流合汙,包庇白府。
但這一番話空口無憑,比起州府衙門方才出具的各項人證、物證,實在太沒有說服力,而且劉大根的案子,幽軍也參與了,堂中的兩位軍醫,已經說明白了一切。
葉梟慈讓大家肅靜之後,又道:“濟民堂內的牛黃有假,這是不爭的事實,但濟民堂出售次等藥材也是實情,劉大根也確實是因,服用了從濟民堂內抓的藥導緻身亡,也不能就此斷定,濟民堂和此案沒有關系。
”
接下來,州府衙門又命人,出示了張氏當初抓藥的藥方,取來了從濟民堂內查封的,有關藥方上所用的藥材,並且公開出示了,濟民堂裡的貨單,確認藥材系同一批,命幾位郎中進行檢驗,是否因質量不過關,而存在令人緻死的因素?
結果也不出所料。
“藥方上所用藥材,皆為普通藥材,不存在藥方上用藥不當等情況,而且大部分人都有認識上的誤區,認為次等藥材沒有藥效,實則不然,次等藥材不如上等的藥材,但同樣備具一定的藥性,隻要善加利用,也是救命良藥,經檢驗濟民堂內的次等藥材,是備具一這的療效。
”
事已至此,百姓們徹底沒話了。
冷靜下來後,劉大根的死與濟民堂沒有關系,百姓們對白府沒那麽仇視了,在發現次等藥材,也有一定的效果後,他們對白府“利用次等藥材,大賺不義之財”的憤怒,也漸漸平複了許多,不管怎麽說,北境藥材價格偏高,導緻許多百姓吃不起藥這是事實。
案子到了這一步,再一次陷入僵局。
刑事房做了判詞,葉梟慈宣布:“……本期宣告,原告張氏狀告濟民堂及背後東家,因抓藥不當,導緻其丈夫劉大根死亡不成立,判濟民堂及背後東家白府無罪。
”
白家夫妻喜極而泣,跪在地上,不停地磕頭謝恩。
張氏癱倒在地上,一時間淚流滿面。
百姓們又有疑惑,劉大根顯然是死於牛黃,既然濟民堂的牛黃是假的,那麽劉大根究竟是誰害死的?
葉梟慈也道:“有關劉大根的死因,仍然存在眾多疑點,本庭將繼續調查取證,直至水落石出,還劉大根一個公道,以正律法,懇在場的諸位,積極提供與案件相關的證據……”
他話音方落,就見方才喜極而泣的白老爺牙一咬,心一橫:“啟稟大人,小人有證據要提供,小人要狀告西安韓府,草菅人命,陷害白府。
”
此言一出,場中更是一片唏噓。
葉梟慈也知此事非同小可,頓時面色一變,厲聲道:“你此言可有證據?
若無證據,信口開河者,是以汙蔑、誹謗,當以處以三十廷杖……”
白老爺巍然不懼,撥高了聲音道:“啟稟大人,證據就在小民家中,大人可隨時到小人家中取證。
”
葉梟慈立馬派了衙役上前,私下詢問了證據所在之地,然後命人去白府取證。
這下,混跡在人群之中的一些士族眼線,察覺了不對勁,一個個都不淡定了。
早前安排劉大根之死時,也是確認了,濟民堂內有牛黃,隻要他們做得滴水不漏,案發之後,在衙門的配合,和“鐵證”之下,做為出售次等藥材的濟民堂,也就百口莫辯了。
萬萬沒有想到,濟民堂出售的牛黃居然是假的。
明顯就是,濟民堂遭人冤枉陷害。
白老爺還在慷慨激言:“韓氏族把持了,北境一帶所有藥材經營,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,當年周厲王殿下,是怎麽死的,相信在場的諸位,也是心知肚明。
”
提及了周厲王之死,場中之人無不心有戚戚。
“士族為了謀取暴利,夥同當地藥材商們,一起哄擡藥價,以緻於幽軍戰場受傷,無藥可用,百姓生病了,吃不起藥,白府固然出售次等藥材,謀取不義之財,但濟民堂也讓窮困的老百姓,吃得起藥,難道在場的各位,不是買不起,被士紳把持的藥材經營,這才買了濟民堂的藥嗎?
”
白老爺這一番話,生生將自己不義之舉,扭轉成了仁義,令在場不少人都不可置信。
白老爺拍著自己的胸口說:“次等藥材也分好賴,濟民堂就在那裡,白府不懼任何人的檢驗,確定以及肯定,藥鋪裡所有出售的次等藥材,都具備一定的藥性,並沒有拿那些假冒偽劣的藥材,糊弄老百姓。
”
這一番話,是在公堂上,是在州府衙門,當著葉大人,以及在場諸多百姓的見證下說出來的,也顯得格外有份量。
百姓們有些動容了。
在場確實有不少人,都用過濟民堂的藥材,能治病這也是事實。
至於假牛黃一事,幾位郎中也紛紛表示過,牛黃因珍貴稀少,與駱駝黃真假難辯,便是很多大藥房,也經常中招,屬於例外。
官府方才也確實檢驗了,劉大根服用的藥方上的十幾味藥,確實備具治療效果,而百姓們平常用的藥,也確實都是一些風寒小症,這幾味藥有效果,很大程度上,就代表濟民堂,確實還是有良心的。
不得不說,白老爺做為一個商人,真正是深譜顧客的心理,一字一句沒有避重就輕,顯露出了一個商人,該有經營“擔當”。
白老爺接下來又道:“韶懿郡主要去龍鳳寺上香,為災民祈福,祈禱病疫不要降臨,這打京裡頭來的貴人,誰不想瞻仰一下貴女風範?
郡主待人溫和大度,我太太是真受到郡主的點撥,在聽了一位,來自寶寧寺六慧僧的慧濟大師,講了一篇《藥師經》後,心有所悟,回來與我商量著,想要從懿向善。
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