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重生後我成了拚爹界杠把子》第89章 節 從零開始就不值得努力嗎?
第89章 節 從零開始就不值得努力嗎?
若是有朝廷背書,農具的推廣無疑會更快。
而且這種新農具的大面積推廣,各級行政衙司,肯定也會給出一定的優惠利民條款,如此百姓得利,對朝廷而言,提高生產效率,就能開墾更多的荒地,哪怕每個獨立的家族隻多種一分地,偌大一個帝國,每年帶來的糧食增產,也是極為可觀的。
大夏立國數百年,在對權貴圈地擴張上,還是控制的十分嚴格的。
權貴們的地,多是朝廷賜予,一旦發現有權貴豪富非法圈地,重則丟命,輕剛丟官罷爵罰產。
大夏律法之嚴,幾可與七尋上輩子歷史上的大秦相媲。
在這種對土地政策的嚴控之下,除非遇上極為嚴重的天災,且當地衙門又救治不力,否則很會少會有大面積的流民流竄,各州百姓相對安居,這才是帝國強盛的根基。
可惜,能安居,卻未必能樂業。
生產力的低下,造成了農耕的艱難。
農民的日子,那是真的苦。
哪怕是因為臨山,遇上災年還能從山中討吃食,甚少有人因饑餓而死的晏家村,家有餘糧的人家也不多。
想想前世,種花家的農民,非但不用交農稅,國家為保證耕地,種地的農民還有各種農業補貼款,而且除了一些面積極小,不適合機械進地的自留地,百姓家種些自家吃用的蔬菜外,種糧的田地,幾乎全部是機械耕種。
七尋想想前世去過一次的祖籍老家,農村那一幢一幢整潔漂亮白牆灰瓦的徽式小別墅,就想,倘若有一天,大夏的百姓,也能過上那樣的日子,那這人間,該是多值得留戀的人間啊。
夢想太過遙遠,幾乎遙不可及,但從零開始,就不值得去努力了嗎?
七尋總想做些什麽。
所以她想到農具,便會有種緊迫感。
她不是不清楚,單憑自己對一些生產工具的改進,也許能改變的並不多,真正能改善百姓生活的,是從上而下的利民政策,但這些不是她能左右的。
她隻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所以才會對豫王無視鏵式犁而感到失望。
她是發現了,大夏對農業生產的重視,無疑弱於對軍事的重視。
當權者自然知道農為國之本,否則不會有嚴禁圈地政策。
可朝廷隻在政令律法上想辦法,從上流進行控制,卻拿不出具體提高生產力,提高糧食產量的下遊辦法。
其實她完全誤會辛不降了。
辛不降又不是那種溫室長大,沒見過外面世界,隻知道享受皇家富貴的皇子,他當然能看出那新式犁的作用,但他身在軍中,是不能朝民政伸手的。
一種新式犁的推廣,說小也說,說大,那便是天大的事。
凡是涉農的事情,對於他們這種身份的人來說,其實都不是小事。
他之所以沒提,也是知道知道七尋既然要做出這種東西,肯定是要在晏家村試用的,但凡效果好,自然會從晏家村往周邊擴散,當地縣令隻要腦子裡水不多,這種能刷政績的事,就不會放過。
而據他所知,臨江縣令,可不是草包。
那是京城齊國公府李家的嫡幼子李行簡,打小便有些名聲,是個才情兼俱的實乾家。
二十歲出頭便考中進士,在翰林院待了三年,又在六部輪了一圈,這才被放出來歷練,一旦做出些政績,往後至少一個正三品文官是少不了的。
他在臨江任上已經三年多,臨江一縣被治理的還算不錯,再任三年,如果政績不差,就該升一升了。
齊國公府世子是他嫡親的兄長,上有齊國公府支持,他若再有拿得出手的政績,再升,隻怕就是五品的郡府行政長官。
跳個一兩級升遷,對他這種權貴出身的世家子弟來說,並不稀奇。
有這種幾乎撿便宜的涮政績機會,辛不降不信,那李行簡會放過。
所以,他才沒提那新式犁的事情。
“你不是說農事重要,好的犁能幫上大忙嗎?
所以我看到圖稿後,閑著沒事就做了。
現成的木料,照你的圖紙尺寸做起來,還挺簡單。
明天再打磨一下,就能安裝,不過你這上頭標注的鐵耙,隻能去縣城定製了。
”
說到這裡,猴哥還挺遺憾:“早知道當初哄哄太上老君那老頭,跟他學點煉器煉丹的本事,如今就不用做什麽都往鐵匠鋪跑了,我就能給做了啊。
”
不過想想他大把大把偷吃的那些九轉金丹,猴哥懷疑,太上老君那老頭,他大抵是哄不好的。
七尋安慰她猴哥:“不怕,二哥真想學,雖然煉器我是不會的,但一些煆造的工藝我還算知道些,以後有條件了,咱們自己試試。
”
打造鏵式犁的事情有猴哥,七尋便在西屋取了紙筆,開始畫打谷機。
邊上猴哥一邊乾活,一邊提醒她:“不是說要做車廂的嗎?
你要是有空就先把圖紙畫出來,最近我趕著做好,做好還得上漆,年前不是要趕著用嗎?
”
“行,今兒我就給畫出來。
”
提到驢車,自家出行的工具,那得造個面上看起來低調,內裡卻得是豪華配置的才行。
車要想乘的舒適,減震是必須的。
這倒讓她想起,得有彈簧才行。
彈簧別看就那麽簡簡單單彎彎曲曲的一根,其實對材料和工藝的要求,現下這種煆造手藝,還真未必能達到。
但願常去的那兩家鐵匠鋪的老師傅給力些。
冬日的午後,陽光挺好,晏家母子幾個各忙各的,七尋和猴哥待在西屋,靈素在堂屋裡配藥,從辛家叔侄身上賺了一千一百兩後,靈素覺得小尋提醒她製藥丸的事情,很值得去試一試。
但有些藥方所需藥材珍貴,如果想賣給普通百姓的話,成本就太高了,得換成藥性相近的常見藥材才行。
她隻能先試配,效果好的話,才能最終定下藥方。
而公玉明溪則盤坐在炕上,筆墨置於炕桌,在整理一些前世的典籍和詩詞文章。
那些璀璨的文化,若不傳世,就太遺憾了。
哪怕那些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文道大賢,並不曾在這個時空存在過。
(本章完)